青春答卷写在大地上——44118太阳成城集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发布日期:2025-07-08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张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2025年暑期,44118太阳成城集团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蚌埠市、怀远县、滁州市凤阳县等地。团队在行走中感知时代脉动,于基层里体悟责任担当。

       此次实践涵盖红色教育、文化研学、乡村调研、支教帮扶等多个领域,行程紧凑、内容丰富。青年学子们不仅接受了信仰的洗礼,也经历了责任的磨砺,更收获了深厚的情感交融。 他们深入基层、走近群众,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青春诠释使命担当,在广袤的土地上奋力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初心课堂:在改革源头汲取奋进伟力

      “小岗村的土地,深深镌刻着‘改革’二字。”在凤阳县沈浩先进事迹陈列馆,队长申栋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展馆内朴素的陈设传递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沈浩同志生前使用的办公桌、工作笔记和地图,无声诉说着他心系群众、鞠躬尽瘁的赤子情怀。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讲解,驻足凝视展品,深切感悟这位优秀共产党员将满腔热忱与宝贵青春奉献给乡村发展的崇高人生。

       “他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头等大事,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青年传承发扬。”皮骐福同学在分享学习体会时表示。队员们一致表示,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随后,队员们走进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循着当年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改革足迹,沉浸式体悟那段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壮阔历史。今日小岗村旧貌换新颜,但村头矗立的红手印石碑依然熠熠生辉,它不仅是那场伟大变革的历史见证,也激励着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的铿锵步伐。

 

信仰课堂:于红色沃土赓续精神血脉

       在怀远县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纪念馆,实践团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馆内陈列的泛黄电文、斑驳军装、旧式电台,配合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讲述,将队员们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彭雪枫将军率领部队扎根淮北、与人民同甘共苦的感人故事,引发了队员们的强烈共鸣。

       在“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题词墙前,队员们肃立默哀,目光坚定,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与深切缅怀。面向彭雪枫主题文化墙,全体团员青年整齐列队,在团旗下庄严宣誓,重温入团誓词,铮铮誓言激荡回响,是跨越时空的青春回响,更是矢志不渝的坚定承诺。

 

历史课堂:在蚌埠文脉中感悟时代发展

       清晨,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情步入蚌埠市革命烈士陵园。松柏苍翠,庄严肃穆。全体成员在纪念碑前肃立默哀,深切缅怀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无名英烈,表达对先辈的无限追思。随后,学生党员代表在鲜红党旗下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誓言铿锵,彰显新时代青年的初心使命。

       走进蚌埠市博物馆,一部从史前文明、汉唐风韵到现代工业崛起的发展史诗在展厅中徐徐展开。这座承载城市记忆的文化殿堂,以其丰富的馆藏和多元的展陈,成为解读蚌埠城市基因的“金钥匙”。队员们细致参观,从每一件珍贵文物中触摸城市发展脉络,探寻历史变迁轨迹。一组展现城市今昔巨变的对比照片引发了队员们的热烈讨论:一边是昔日的低矮土坯房,一边是现代化的高楼社区。 

       “从过去的艰苦岁月到今天的繁荣景象,一砖一瓦都铭刻着奋斗的印记。”韦昊在参观后深有感触,“这座城市的发展蝶变,是党与人民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生动写照。”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先辈的奋斗精神融入今后的学习与人生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国防课堂:在强军征程中厚植家国情怀

       蚌埠国防教育基地内,歼-8战机模型在阳光下闪耀着荣光。基地系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武器装备,包括战车、火炮及战机等,全方位呈现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与跨越式发展。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深入了解从“两弹一星”到航母列装、从歼-8到歼-20的艰辛奋斗历程,深刻认识到每一步跨越都凝结着科研人员的智慧心血,彰显着国家实力的日益强盛。大家深切体会到,国家安全须臾离不开强大国防,保家卫国是新时代青年的神圣职责。

 

       “每一件装备背后,都凝聚着几代科研工作者默默无闻的坚守和科技创新的突破。我们能够安心求学,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申栋在参观时感慨道。队员们一致表示,青年一代必须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忧患意识,筑牢国防观念,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强军的时代伟业。

 

振兴课堂:在石榴之乡探寻乡村发展新路

       走进怀远县天兆石榴示范基地,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硕果累累的石榴林,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基地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怀远石榴,近年来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农业技术,在智慧种植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产销一体化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边听边记,踊跃提问交流。

       基地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石榴的标准化种植、智慧灌溉系统、全链条品质管控及市场拓展策略。队员们认真记录学习,深入了解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实地感受农业现代化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巨大作用,也进一步激发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前总觉得大数据与农业有距离,今天才发现,广阔的乡村正是我们施展才华的沃土。”金紫凝同学兴奋地表示,“我希望能将所学技术真正应用到田间地头,用科技赋能乡村发展。”

           

希望课堂:在乡村校园播撒梦想种子

       在怀远县淝河镇中黄小学,实践团开展了“向阳花开·E路同行”主题支教活动。课堂上,精心设计的破冰游戏、互动教学、主题绘画、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的内容,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校园。

 

        在“我爱中国”书写接力活动中,一位小女孩在获得奖品后轻声询问:“哥哥姐姐,我能把这个带回家给弟弟吗?”这句纯真而温暖的话语,让在场许多队员瞬间眼眶湿润。那一刻,他们深刻领悟到,教育如同播撒阳光,温暖他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灵世界。

       实践团还为学校捐赠了图书和文具,期望为孩子们点燃求知的火种,播下希望的种子。队员谢子峰在感悟中写道:“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正是指引我们青春航向的星辰。”乡村孩子们在困境中依然乐观向上、充满阳光的笑容,深深感染和鼓舞着每一位队员。这场跨越年龄的双向奔赴,不仅为乡村儿童带去了关爱与陪伴,更让实践队员深刻体悟到教育的温度与沉甸甸的责任,坚定了他们未来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理想信念。

 

青春答卷:在实践沃土校准时代坐标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一次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贴近群众的调研实践,更是一堂行走在祖国大地上、鲜活生动的“大思政课”。实践团队在基层一线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在服务奉献中锤炼了意志、升华了情感。

       “榜样力量指引方向,深入调研深化认知,爱心支教传递温暖,红色寻访铸牢信仰。”这既是青年学子共同成长的珍贵集体记忆,更是一次思想淬炼与躬身实践深度融合的信仰之旅。未来,实践队员们将以此次经历为宝贵契机,将历史文化的滋养与红色精神的感召转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在求知问学中深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领域,积极探索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路径;在社会实践中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新时代的青年,正以昂扬的奋斗姿态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在祖国大地上书写着鲜亮的青春答卷,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将青春力量融入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

(审核:高扬  编辑:张新超)